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伴随太行山军民抗灾度荒的好政策

伴随太行山军民抗灾度荒的好政策

关键词:滕杨方案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武安传媒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kdl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5250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————纪念《滕杨方案》公布六十九周年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滕久昕



最近,由冯小刚导演的影片《一九四二》在全国各个城市开始上映,影片真实地反映中国在那个年代所遭受的苦难历程,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,在当今社会青年人中,引起了巨大的影响。它給予观众在看电影之外带来启发与思考,很难得,这是一部把中国人所受的苦难讲述得如此之好的影片。这使我想起父亲当年在太行山战斗时,与杨立三同志一同制订的著名的《滕杨方案》到如今已公布69周年。查找一些资料后撰文纪念,也是向读者介绍那个年代的事情。









1943年3月,太行山区军民联合起来,打退了敌人又一次年关“扫荡”,连续几年的青黄不接,百姓生活很苦,缺粮的人家开始捋树叶、吃树根、挖野菜度荒。八路军总部驻地麻田和附近村庄,常常看到提筐挖野菜的妇女和儿童。部队战士也吃不饱,饿着肚子行军、打仗,甚至在严寒的冬天仍穿着单衣。为减轻人民负担,军民共度荒年,总部机关干部每人每天粮食定量从一斤半减为一斤,有时甚至不到半斤;衣服,鞋袜无法供给;办公文具几乎没有,一个信封都要反复使用多次。时任八路军前总参谋长的父亲和大家一样,在这艰苦的环境里共度难关。我们从滕代远、杨立三致中央“关于太行财经问题的电报”里看到这些文字:太行区今年军队服装已成空前严重问题,去年十月财经会议时是依照十斤米换一斤棉花计算的,现在一斤棉花则需廿余斤米,超过预算一倍多,小米跌到五元左右一斤没有人卖 …… 今年军服共需款二万四千五百万元,现在存下小米十四万石(一石合现在120市斤)款项毫无着落,即十四万石小米完全出口,也差款一半以上。

1943年秋,华北持续干旱,土地干裂,寸草不生,接着又遭蝗灾。太行山根据地的群众在***党领导下,在八路军战士的帮助下,秋菜取得了较好的收成。总部所在地的麻田一带,修了水渠,粮食亩产可达二三百斤,这在当时就是非常可观的产量了。总部和所属部队大力开展垦荒生产,收获了大量的菜蔬、南瓜,粮食也可以做到自给3个月。

秋后,在完成反“扫荡”战备工作之后,刘伯承、邓小平领导军民全力转到修河筑堤、兴修水利的工程中,从根本上加强根据地抗灾夺丰收的能力。父亲则从前总直属队抽调近百人,编成两个生产大队,亲自率领他们上山开荒,要求每人至少负责两亩土地,从开荒、播种、除草到收获,要负完全责任,贯彻到底。一年下来,父亲除参加集体劳动生产外,个人还抽空另干农活。自己的地里上缴菜一百三十多斤,节约鞋子五双、布袜两双、麻三斤、单军衣一套、棉衣一套,带头完成生产节约任务。

中共中央北方局在1941年1月1日发出《关于1944年的方针》文件,对本年度完成的中心任务提出四条,其中第二条规定:“开展大生产运动,根据地党政民组织必须以百分之九十的力量领导人民生产,百分之十的力量用于财粮征收。”为了贯彻北方局的指示,父亲在召开的动员会上,结合当前任务,阐述了开展生产运动的重要性。滕代远说:“我们八路军要学会三套本领,能打仗,能生产,又能团结群众、组织群众。”1944年的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,人人投入到这场具有战略意义的运动。父亲说:“十八集团军司令部第一大任务是领导全军作战,坚持华北敌后抗战。第二大任务就是领导全军生产。自己动手,克服困难,减轻人民负担。”他还要求直属队要争做全军生产的模范。

刘伯承、邓小平连续发出指示,要求所属部队必须坚决节食节用。刘伯承坚持吃大灶,天天跟大家一起啃又黑又硬的用豆面加野菜、树叶混合后蒸的菜馍馍。邓小平也拿起工具,加入了抬石头,垒石堰的工作。滕代远参谋长屋前种菜,他种的一棵冬瓜长势特别茂盛,结果时最大的一个冬瓜重六十市斤,后来被管理科副科长谢汉初用箩筐提走了,摆在总部直属单位纪念“九一八”十三周年大会主席台上面,与会者都感到惊讶和兴奋。作为抓生产节约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杨立三副参谋长,经常和战士一起上山背柴,在工作实践中他感受到:在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生产节约的指示中,出台什么样的政策,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发动群众,在生产节约运动中取得良好的成绩。说得更清楚一点,就是在处理公与私的关系上,在处理收益的分配问题上,能否照顾到个人私益,敢不敢在这方面有所“突破”?杨立三是一个既讲务实,又思进取的人。为了调动大家生产节约的积极性,改善当时已十分困难的物质条件,将后勤部生产节约获得的一部分收益奖给了个人,并允许个人养鸡养兔、养蚕养蜂,收入归己。因此,后勤部不但生产节约成效显著,而且供应也比别的单位好,有的人甚至有了上千元的积蓄。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。总部的处长、科长们和战士们一起比着干,无一例外地按总务部门规定,每人完成全年上缴一千市斤蔬菜、一百市斤小米的任务。一些有病或者坚持机关战备工作的人员,也挤出时间积肥、打野菜、种菜、养鸡、纺棉花、捻毛线、织毛衣。父亲决定从机关抽人组成垦荒队赴武乡县、襄垣县和偏城山区开荒种地。当年在小窝铺和龙王堂开荒五百亩,种了土豆、萝卜、荞麦、谷子等。由于土质好、肥料足,人们干劲大,当年获得大丰收。有一个单位光是土豆就收获六十多万市斤,自己吃不完,就用土豆烧酒,再把酒运到敌占区换回药品和***。情报处四十人的垦荒队在队长梅聿实领导下,多项生产指标创纪录,收益突出,受到滕代远嘉奖。

正当军民大生产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后,部队中对生产物品的分配上,出现了“一切归公,反对私有”和“个人应该多多分享”等种种模糊认识。甚至有人说“搞个人的利益是资本主义”。显然,这种思想观念不“突破”,势必挫伤大家的积极性,给轰轰烈烈的生产节约运动带来消极影响。

为了澄清这些在下面开始流传的模糊认识,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政策条文规定。就在此时,参谋长滕代远、副参谋长杨立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,通过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谈话,反复征求干部、战士的意见,了解到人们最关心的是什么,大多数人最赞成又是什么。汇集了大量的情况,由他们二人亲自主持搞出一个实施生产节约的方案,这就是被人们广为称赞的“滕杨方案”。 明确提出“生产有分工,劳动有报酬,公私两利”的方针,调动了部队生产节约的积极性。

毛泽东同志1942年底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就讲到:“发展经济,保障共给,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。…… 在公私关系上,就是‘公私兼顾’,或者叫‘军民兼顾’。我们认为只有这样的口号,才是正确的口号。”在解释将要实行的“精兵简政”政策以后,他又指出:“节约是一切工作机关都要注意的,经济和财政工作机关尤其要注意。”先后任中共中央财经部长和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李富春在1944年1月的中央直属机关生产总结会上,也提出了“先公后私”、“公私两利”的原则。他还批评那些对此抱怀疑态度的人受了两种错误思想的影响:一是经验主义的影响,二是教条主义的影响。领导的讲话精神和切实支持,生产运动中群众积极性需要得到更好保护的现实要求,迫使八路军总部不得不制订出有关生产节约的相关文件。《滕杨方案》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台的。



《滕杨方案》是1944年4月1日公布的,它的全名为《滕参谋长杨副参谋长手订总部

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》。共分5个部分:写在前面(前言)、积极生产、奖励节约、提倡私人积蓄、帮助群众生产问题 。

“前言”中这样写道:“敌后的斗争环境是艰苦的,我们的生活是困难的。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生产工作,太行山上成千成万的英勇战士,拿着镢头在开垦着处女地……这是光荣的事业!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与节约运动,特遵照毛泽东同志‘公私兼顾’的指示及李富春同志‘先公后私,公私两利’的原则,规定本单位的生产节约的初步办法。”

“积极生产”部分,明确规定了每个人参加农业生产、手工业生产、副业生产的任务、办法及收益分配标准。如:凡能参加生产劳动者,每人须开垦荒地两亩生产出3个月口粮(每天0.75公斤)和全年的蔬菜(每天0.5公斤),超额完成任务者,按20%提奖;鼓励个人利用业余时间捻毛线、打毛衣等,公家代办原料、代销成品,所得盈利自得70%,余下30%归伙食单位;私人采野菜交伙食单位养猪,每公斤付钱4角,全归个人;个人养鸡、兔、蚕、蜂所得,全归己有等。

“奖励节约”部分,详细规定了服装,办公用品,粮、煤,厨房用具,公用物品,牲口用具,生产工具,其它一切公物等8个方面的节约要求及奖励办法。如:用煤标准。热天(5月~9月)每人每天12两,冷天每人每天14两(均按16两1斤计),节约部分按市价二八分红,伙食单位得八,炊事员得二;一切服装(包括衣服、鞋袜、毛巾),每人必须保有两套以上,在不受冻、不打赤脚的原则下,按照应发标准节约的,节约部分全部折款归个人所有;完成开荒任务,未损坏镢头者,奖现金10元。等等。

“提倡私人积蓄”部分规定:凡个人生产劳动所得的分红及节约的奖励,只要不是非法所得,均准许私有;私有财物可折价寄家,不愿汇寄者可储存在银行或者合作社生息(建议银行对这样的存款提高利息);个人存款在工作调动或退伍时,准许带走。等等。

在父亲撰写的《我的回忆》(未发表)中,他对当时的情况写道:为了“响应毛主席‘增产节约’的号召,实行了每人每天节约粮食二两,救济工人和贫下中农的难民;并且向各单位要求,组织起来,自己负责种菜,自己运粮、运煤,减轻抗日根据地人民的负担;不久,又在驻地动员组织了参谋处、情报处的指战员,登上麻田南面的高山,开荒500亩,种了粮食;自己采摘榆树叶和柳树叶和着饭吃;我和副参谋长杨立三也在一处开荒种了地,提出了‘滕杨方案’,建议各军区、军分区、各部队、各机关注意推行,抓紧增产节约;在麻田小河沟还创建了水车,帮助农民群众旱地灌溉;垒了石头,围了沙地,种菜、种粮食;还在河边搞了两个纺棉线的小工厂,解决了一些单位不用油灯,改用电灯;……。”为了让大家能够分辨野菜是否能食用,父亲还专门在会议结束时给大家讲解。他手中提着一个菜篮,里面装有能食用的和不能吃的野菜,并向大家推荐椴树叶子,他说:“椴树叶子可以吃,含蛋白质多,我已经尝过了。”

我的母亲林一当年在八路军前方总部情报处,担任一科(派遣)科长。她写的《自传》中对这段难忘的时光记忆犹新。“响应毛主席‘生产自救’的号召,大搞生产运动……在彭副总司令、滕参谋长率领下,在辽县(今左权县)武军寺后山下武村等处开垦荒地。当时机关留下少数人值班,大部分男女同志都上山开荒。早晨趁太阳还未升起,就扛起锄头爬上高山。我们女同志并不落后,开荒时和男同志一样,齐头并进向前冲。等到太阳出来,劳动的又饥又渴,见到炊事员把开水和饭桶抬送到山上,大家真高兴。不洗脸不梳头,忙着盛碗小米干饭,泡点萝卜条菜,坐到山坡上,吃的非常香。吃完喝点水继续劳动,到中午才下山。……由于女同志体力差,以后不让上山开荒,先从合作社借点钱,买粗羊毛线织成毛衣,再卖到合作社,可得到手工钱,是二八分红,八成交公,二成留给自己用。…… 我们就这样从生产节约中,渡过了艰苦困难的岁月。虽然困难,没有人叫苦,没有人对革命动摇。只有精神饱满,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。”



    《滕杨方案》的出台,在根据地的党政军民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。4月13日,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的中共太行区党委和太行军区政治部发出了《响应〈滕杨方案〉,检查生产运动的联合指示》。4月17日,《新华日报》太行版在头版头条以《向〈滕杨方案〉的生产大道上迈进》为标题,对《滕杨方案》进行了大力宣传,并高度评价了《滕杨方案》,指出:《滕杨方案》是“把中央及陕甘宁边区生产经验具体化的典范,是对全区生产、节约运动突破一点的领导。”号召大家按照《滕杨方案》的要求,把生产节约运动推向崭新的天地。因此受到了全体指战员的热烈欢迎,在根据地的党政军民中产生了深远的政治影响,给根据地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果。战士们高兴的说:“滕杨方案”好得很。

《滕杨方案》的出台,极大地调动了党政军民努力生产、厉行节约的积极性。从八路军到军区,从中共中央北方局到地方各级党组织,所有能参加生产劳动的,不论职务高低,都按《滕杨方案》的要求规定了生产任务,订出了节约计划。八路军总部机关当年就开垦500多亩,并在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种上了谷子、豆子、玉米、土豆、萝卜等,放眼望去,满山遍野,绿油油的一片。由于大家干劲大,土地肥,总部种的庄稼大都获得了大丰收。

由于生产节约与个人利益挂钩,各基层单位在执行《滕杨方案》中,都能充分发挥积极性,从一点一滴做起。太行军区特务营一连,以往每月烧柴要用5000元,执行《方案》 后,每月只用2000元就够了,节约率达到60%。他们种的粮、菜除本连食用外,每班还向军区上交蔬菜0.6万公斤、上交粮食30公斤。

地方党政机关执行《滕杨方案》后,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。1944年太行区党政机关新垦荒地7629亩,共种地10332亩,生产细粮10.5万公斤,蔬菜75万公斤,平均每人自给两个月粮食和全年的蔬菜。《滕杨方案》的公布实施,充分调动了机关部队参加生产的积极性,把太行山的大生产运动推向了高潮。

父亲在《坚持了六年抗战的八路军》一文中,总结了八路军开入华北战场,转战敌后六年以来的情况后指出:“面对敌我斗争进入空前紧张与残酷的局面,我们要更好的发扬我军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光荣传统,我们应学习殉国先烈的尽忠国家民族,热爱劳动人民的革命品质,我们应保持高度的民族气节和革命气节,要有战胜任何敌人的勇气和牺牲一切的决心,才能把在望的最后胜利争取得手。”方案的贯彻执行,不但使根据地军民胜利地渡过了抗日战争的最困难时期,而且给中国***党在后来对于经济建设工作的领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
解放以后,许多研究根据地经济问题的同志认为,《滕杨方案》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创造性地执行“公私兼顾”经济政策的一次实践,是马克思主义分配原则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实验,是对传统的平均主义和忽视个人利益的“左”的做法的一次改革,是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具体运用于战争环境的一个伟大的创造。它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,对于我们现在推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其他改革,仍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和诸多的启示。

 《滕杨方案》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拥护和欢迎,是因为它在当时敌后抗战的条件下,正确地处理了生产和分配的关系,集体和个人的关系,消费和积累的关系。方案公布到今已经有六十九年,撰写此文也是为了向读者介绍一个几乎忘却了的史实。

***总书记瞻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时,深情地说:“八路军和太行儿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贡献。抗日战争中培育的太行精神,凝聚着中国***党人的优秀品质,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,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。”

***参观《复兴之路》基本陈列时,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,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、继往开来,把我们的党建设好,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,把我们民族发展好,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。

在参观过程中,***发表了重要讲话。他表示:中华民族的昨天,可以说是“雄关漫道真如铁”。近代以后,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、付出的牺牲之大,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。但是,中国人民从不屈服,不断奋起抗争,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,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,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。***指出: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。我们这一代***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、继往开来,把我们的党建设好,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,把我们民族发展好,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